根据吴中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要求,本项目将从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两个方面对吴中区的“十二五“人口发展状况以及“十三五”人口发展态势进行综合研究。
(一)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吴中区“十二五”期间(主要是2011-2014年)人口发展基本状况的回顾性研究,二是对吴中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其中,第一部分对2011-2014年吴中区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动趋势。第二部分是对吴中区2016-2020年期间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针对区级行政范围的人口预测,除了根据出生和死亡等人口变量变动对吴中区户籍人口进行预测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苏州市内、苏州市周边、乃至长三角区域内的人口迁移对吴中区人口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来自几个主要方面:产业政策、户籍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住房(购房)政策、教育政策、医保政策等。这些政策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吴中区区内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不同政策情景与组合之下的人口预测将采用随机概率分析法,及对不同政策方案情景下未来吴中人口的随机预测。这一方法可以在充分考虑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变化带来不确定性的同时,对不同政策环境下未来人口发展的前景进行更准确更可靠的刻画。
除了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本研究还将涉及吴中区的人口分布,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展开研究。根据吴中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提供的数据,运用ArcGIS软件对吴中区人口分布进行绘制,依照不同划分依据(如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游客数量等)绘制吴中区分类别人口分布图。对比2011-2014年间人口态势与2016-2020年间人口预测,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掌握吴中区人口区位分布在短期内的可能变化,为政府公共服务安排提供实质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人口质量
本项目将对吴中区“十二五”期间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的人口素质、人才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情况开展吴中区与苏州市其它区县之间的比较。比较分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对吴中区人力资源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类职业培训对吴中区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对吴中区“十三五”期间人口素质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吴中区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重点讨论区内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吴中区是苏州市国际教育园的所在地,苏州国际教育园是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入住院校13所,师生近8万人。吴中区国际教育园的师生资源是吴中区区内人力资本的优势所在,本课题将就如何利用这一人力资源优势展开调研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