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年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老龄事业发展青年论坛暨‘青柠创新研究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贾国平、阿里集团资深总监杨星乔。此外,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开放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廊坊师范学院、阿里巴巴集团等多家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谢立黎主持。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存在的科研“未备”的现状,中国老龄协会吴玉韶副会长在致辞中对青年学者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更加关注老龄基础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研究;二是积极推动多学科协同研究;三是更加聚焦现实问题的研究。
刘维林会长在致辞时指出,中国现已进入长寿时代,每个人如何去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等都是新课题,他提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学者需要新的定位、思考和认识,同时加强实证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届青年论坛正式启动“青柠创新研究计划”,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河海大学的六支青年学者团队入选首届“青柠创新研究计划”。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贾国平、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杨星乔为获奖团队颁奖。
青年学者主题报告分享环节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副总干事刘妮娜主持,首届“青柠创新研究计划”获奖团队的代表即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王雪辉、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曹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晶晶、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朱浩、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博士生刘轶锋等分别做了研究分享。
王雪辉青年副研究员引入脆弱性理论视角,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构建了慢性病老年群体的“风险因素-抵御风险能力-社会服务体系”的脆弱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慢病老年男性和女性的脆弱指数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并在不同年龄组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高脆弱性慢病老年人中,风险因素致脆型比例最高,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及抗风险能力不足是导致其高脆弱的核心诱因;中、低脆弱性慢病老年人中的社会因素致脆型比例最高。多元化支持和干预体系的建立是未来有效降低慢病老年人健康风险,增强抵抗力,延缓其脆弱程度的关键举措。
最后,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谢立黎对论坛做了总结,并邀请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关注和参与“青柠创新研究计划”和老龄事业发展青年论坛,共同为老龄事业发展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