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 Fudan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Studies
人口专家库
卿石松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
Email: ssqing@soci.ecnu.edu.cn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与人口经济学 、城市与社会经济学、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近期主要关注家庭(夫妻)联合视角的生育决策、博士人才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以及性别收入差距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探索。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5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学校资助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中国人口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研究成果已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上海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部分期刊论文
1.《工作让生活更美好:就业质量视角下的幸福感研究》,《财贸经济》,2016年第4期。
2.《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社会学文摘》2016年第2期摘编、《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摘.
3.《家庭劳动是否降低工资收入》,《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第4期.
4.《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5.《职位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南方人口》,2013年第6期.
6.《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分析》(与曾湘泉合作),《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摘编。
7.《劳动合同、工会与劳动者权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3年第5期. 另见“劳动合同和工会的权益保护作用”,《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1期。
8.《专业选择还是性别歧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成因解析》,《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卷第3期.
9.《“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卷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0.《上海“产城一体化”过程中的人口分布问题研究》(与吴瑞君等合作),《中国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第6期。
11.《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多层模型的方法》,《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
12.《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13.《工作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2期转摘.
14.《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曾湘泉合作),《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3期转摘。
15.《统计性歧视的起因、长期性和反歧视措施研究》(第二作者),《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16.《人民币升值影响就业的机制、效应与政策含义》,《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封面文章、卷首文章).
17.《防合谋监事激励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
18.《教育回报、城市婚姻与就业歧视》,《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
19.《上市公司监事会特征与绩效关系之研究》,《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台湾),2008年第2期.
20.《劳动力市场隐性合约理论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3期.
21.《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著作(章节)、报刊与工作论文
1. 专著:《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学校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2. 《汇率变动、宏观经济与就业战略》(与曾湘泉合作),载曾湘泉等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3. 《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载曾湘泉等著《“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4. 《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载《体制改革与转型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5. 《提升就业质量眺望幸福生活》,《中国社会报》,2013年6月17日第二版.
6. 《互助养老值得期待》,《中国社会报》,2013年5月31日第三版.
7.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劳动力就业战略选择》,《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6日第三版.
8. 《女性提早退休加大男女收入差距》,中国妇女研究网,2012年3月8日.
9. 《男女收入差距中的职位性别隔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8日第A08版.
10. 《工作特征不能解释性别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5日第B01版.
11. 《生育意愿如何调查》,《光明日报》,2016年1月18日.
12. 《劳动经济学:中国未来经济学的显学》(与曾湘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1日第9版.
13. 《美国反歧视立法对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启示》,《中国社会报》,2008年2月28日.
14. “Real Exchange Rate, Foreign Trade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China”(coauthor with Zeng Xiangquan, Yuxue Cui, Yumei Yang),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5931, August, 2011.

友情链接: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 |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