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 Fudan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Studies
人口专家库
李建新

北京大学人口与环境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ljx@pku.edu.cn

教育经历:

  2004年1月-4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春季课程学习

  1995年7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

  1990年7月至1991年5月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院(IIPS)人口研究生班

  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培训中心进修人口学

  1983年新疆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毕业

   工作经历:

  2009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00年8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1997年10月至1999年9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博士后

  1995年7月---2000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任讲师

  1983年10月---1992年7月 新疆大学人口研究所工作,任助教、讲师

   主要论文:

  相对资源理论与夫妻权力关系的阶层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6期

  健康变化对中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6期

  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季刊)

  中美印三国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中国国情国力》(月刊),2015年第5期

  居住安排变化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人口学科》,2015年第3期 第二作者

  人口危机挑战中国,《决策与信息》2015年第2期 第三作者

  城乡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差异及变化分析,《学海》,2015年第1期

  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差异研究,《人口学刊》2014年第5期

  家庭医疗支出与负担,《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谢宇、张晓波、李建新等

  城乡老年人居住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老龄科学研究》2014年第9期

  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收敛”还是“发散”-基于CFPS2012年调查数据,《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异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年第9期

  人口生育政策亟待全面彻底改革,《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6期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4年第5期

  初婚年龄、婚龄匹配与婚姻稳定-基于CFPS2010年调查数据,《社会研究》2104年第3期

  第二次人口转变与中国低生育率研究,张维庆主编《创新与改革-中国人口转变》

  医疗与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

  “人口变迁、人口替代与大国实力兴衰”,《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5期

  “放开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我国实际低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邦戈茨低生育率模型应用”,《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4期

  “我国放开现行生育政策的可行性”,《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中国当代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我们是否误读了马寅初,《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20期

  中西部农村地区婚育人群的生育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21世纪大国的人口实力较量,《南方论丛》2009年第三期

  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三期

  “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人口政策需要科学调控,《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七期

  “性别视角下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分析”《人口研究》2009;No.2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No.3

  “新疆社会经济的区域发展差距分析” 《西北民族研究》2008;No.2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 《学海》,2008;No.1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7;No.3

  “社会、个体比较中的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No.4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西北民族研究》2007;No.1

  “也论中国人口百年战略”《人口研究》2006;No.1

  “中西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调查之分析” 《人口学刊》2006;No.5

  “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风险” 《中国研究》2005; No.1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特征” 《学海》2005; No.6

  “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特征”《人口研究》2005;No.3

  “生活方式与健康自评”(第十五章),曾毅等主编《健康长寿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对海洋渔业资源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口学刊》2004; No.5

  “社会支持与中国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增刊

  “文明冲突中的中国文明与人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人口要素” 人口研究,2004;No.1

  “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 《人口与经济》2004; No.5

  “中国与印度未来人口实力比较研究” 《人口学刊》2004; No.6

  “Old-Age Support in Rural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 China Population Today ? Vol.20, No.6, Dec.2003

  “公用地悲剧”与中国人口思考 ? ? 人口研究,2003;No.2

  “人口、消费、技术模式变化对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人口与经济,2003;No.3

  “舟山渔民人口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证研究”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No.6

  “经济转型期我国人口变化对水产品消费的影响” 经济问题,2002;No.4

  “全球化与中国人口” 人口学刊(长春)2002;No.3

  “三种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以中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为例” 人口研究,2002;No.6

  “我国人口与海洋渔业资源系统仿真模型的建构” 人口与经济,2002;No.3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人口与经济,2002;No.1

  “中国人口:不能以追求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 人口研究,2002;No.4

  “Maintain a Low Fertility Level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Population Today ? Vol.18, No.5, October 2001

  “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 社会科学(上海)2001,No.2

  “人口与市场因素对海洋渔业消费品影响的仿真分析” (合著)人口研究,2001,No.4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研究”(合著)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1,No.3

  “新疆塔塔尔族调查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2001,No.4

  “也论中国人口数量与结构问题” 人口研究 2001,No.5

  An Initial Simulation Study of Market Force and Marine Aquatic Projects: ? Zhoushan's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N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P. 2397-2407.( in English)

  “倒金字塔理论与21世纪中国老龄社会” 中国人口科学(北京)2000,No.3

  “后人口转变论质疑” 人口研究(北京) 2000,No.6

  “环境转变论与中国环境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北京)2000,No.6

  “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研究(北京)2000,No.2

  “人口与环境的理论研究及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北京)2000,No.3

  “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特点”人口学刊(长春)2000,No.5

  “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涵义与作用” 人口与计划生育(北京)2000,No.6

  “稳定低生育率与生育政策调整最佳时期”人口研究(北京)2000,No.4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压缩型”环境问题特征”社会科学(上海)2000,No.4

  “中国西部大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要先行”(合著)人口与计划生育(北京)2000,No.2

  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人口研究》1997年第1 期1-1-97

  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合著)《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3 期

  对新疆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与分析(合著)《人口研究(北京)》1994年第4 期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村生育政策《人口与经济》4-1-96

  七、八十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及思考《人口学刊》1-1-96

  生育空间与生育政策挤压《人口学刊》4-1-96

  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1-96

  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与我国农村人口调控《中国人口科学》3-1-96

  Marital Status and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in the Chinese Po《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Vol.7,1-1-95

  发展中的‘承德人口控制模式’《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1 期 2-1-95

  京城百姓与住房《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 期1-1-95

  山西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政策实施效果及思考 《人口研究》1995年第2 期

  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离婚对比分析(第十三章)《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95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再分析及其调整(合著)《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3 期

  中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第九章第一节)《中国女性人口问题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0-1-95

  人口转变新论《人口学刊(长春)》1994年第6 期 6-1-94

  新疆两次人口普查间人口出生率变动成因及人口控制效果评价(合著)《西北人口(兰州)》1994年第1 期1-1-94

  中国人口的婚姻状况与死亡水平差异《中国人口科学(北京)》1994年第5 期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特点 《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北京)》1994年第4--5期6-1-94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合著)《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北京)》1993年第5 期 5-1-93

  疏附县人口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对策 《脱贫致富的人口对策(论文集)》第二集,1993年1-1-93

  维吾尔族地区妇女生育率分析《人口研究(北京)》1993年第2 期1-1-93

  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分析《人口研究(北京)》1993年第4 期4-1-93

  疏附县人口数量变化的一些特点问题及对策《脱贫致富的人口对策(论文集)》第一集,1992年1-1-92

  新疆人口的控制与实施 《西北人口(兰州)》1992年第3 期 3-1-92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中国人口可以多生》-反思中国人口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中国民生报告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口之殇,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人太多了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中国报告.民生.201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家庭问题研究报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曾毅等著),2010年

  中国报告---2010(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报告2009-民生》(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低生育率水平研究》(合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获奖情况:

  2008年,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学优秀奖”

  2007年,获北京大学2007年度“北京银行教师奖”

  2007年,获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的调研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7年,论文“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特征”被评为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论文“人口、消费、技术模式变化对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一线的实证研究”获北大第九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流与喜马拉雅基金会研究奖助金。

  2001年,论文“‘后人口转变’质疑”被评为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5年,获北大“五四—青鸟杯”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获世川良一优秀青年奖

  1993年,获第一届“蔡竞平”人口奖

友情链接: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 |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