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由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管理中心和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上海人口发展的态势以及上海人口管理”智库沙龙,主要就上海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人口控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进行了政策研讨。与会嘉宾有上海市社科院前常务副院长左学金教授、市教委和卫计委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华师大终身教育和华东理工社会工作等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彭希哲、王桂新、左学金、任远等分析了上海常住人口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并与其他与会者一起对上海人口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经过探讨,与会专家形成基本观点及共识如下:
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外来人口,而且伴随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进程,人口增长的趋势还有可能持续较长时期。这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客观规律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在人口与社会管理中,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调整人口结构和分布,使人口与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协调,人为地强行控制人口规模(主要是外来人口)没有必要,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
2. 对于上海人口规模,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多”和“少”来判断,而要明确评价标准和关注视角,重视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等因素,从而更客观、科学和更具长远眼光地看待上海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3. 客观分析和评价外来人口在上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给社会管理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外来人口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极大地改善了上海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分担了上海养老负担。目前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上海常住人口分布是上海产业空间布局、公共资源分布以及城市规划共同作用的产物。要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需要深入考察上海的公共政策对人口变化(规模、结构和分布)的影响,并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